最新臉部辨識技術剖析(3-3)

突破技術瓶頸/使用限制 3D臉部辨識技術躍居主流

作者: 鍾慶豐
2008 年 09 月 17 日
在上期文章中,談到影響系統辨識效能的開放性因子,本文將繼續討論其他三種常見的開放性因子。此外,也將陸續介紹2D技術與3D技術使用上的差異,包含3D技術開發或使用上的限制,並在最後提出有關2D與3D技術上值得注意的研究見解。
》想看更多內容?快來【免費加入會員】【登入會員】,享受更多閱讀文章的權限喔!
標籤
相關文章

應用領域更加多元 電容式觸控技術漸成氣候

2010 年 07 月 26 日

迎接LTE/LTE-Advanced浪潮 測試儀器功能大革新

2011 年 10 月 11 日

節能/功能安全需求驅動 車用MCU/功率半導體規格翻新

2015 年 08 月 31 日

高頻應用五花八門 三大評估點幫你挑對模擬工具

2020 年 11 月 23 日

主動/被動元件各司其職 電路保護依需採用沒煩惱

2021 年 11 月 27 日

車用乙太網將實現全自駕 高頻寬/低延遲傳輸助攻AI

2024 年 09 月 19 日
前一篇
慎選電源拓撲 LED照明效能加分
下一篇
車輛自動化程度增高 車載資通訊邁向整合化發展